微信好友
朋友圈
温馨提示
近日(3月2日),鹭湖枢纽交通详细规划需求公示,规划引入4条轨道线路!
龙华鹭湖枢纽位于龙华近期重点开发建设的鹭湖科技文化片区,规划引入深广中轴城际、轨道18号线和22号线、以及现状运营的龙华有轨电车共4条轨道线路,是我市重要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之一。
未来,将与深大城际联通换乘,串联松山湖–光明科学城–鹭湖科技文化核心–坂雪岗科技城–皇岗口岸等片区。
据悉,鹭湖枢纽引入的轨道18号线和22号线都在深圳市轨道五期建设规划研究范围内,且均属于最优先建设线路,极有可能纳入最终的近期建设计划。
鹭湖枢纽交通详细规划项目背景
1、鹭湖枢纽是集1条城际铁路、2条市域快线、1条有轨电车等多种交通方式于一体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需要开展详细规划稳定枢纽布局。
根据市政府审议通过的《珠三角城际轨道**地区布局规划(修编)》和《深圳市轨规划( **** - **** )》,鹭湖枢纽规划引入深广中轴城际、轨道18号线和22号线、以及现状运营的龙华有轨电车共4条轨道线路,是我市重要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之一。
按照络规划、线路详细规划、枢纽详细规划等三级规划体系要求,需要开展鹭湖枢纽交通详细规划,明确4条轨道交通线路站点平面和竖向布局以及常规公交等接驳设施布局等相关内容,保证枢纽布局合理性和换乘便捷性,提升整体络效益。
2、鹭湖枢纽位于龙华两大核心之一的“北部科技核心”,也是龙华近期重点规划建设片区之一,需要开展详细规划协调枢纽与城市的关系。
根据龙华综合发展规划,龙华区总体打造“一轴两核九片区”的空间结构,其中,鹭湖枢纽位于两大核心之一的“北部科技核心”,枢纽区位优势显著。
此外,龙华区已完成《鹭湖科技文化片区的空间提升规划研究》,制定了明确的近期实施计划,近期通过城市更新等方式推动片区产业与空间整体品质提升。
按照TOD发展策略要求,为更好地发挥轨道枢纽对周边城市开发的带动作用,需要尽快开展鹭湖枢纽交通详细规划,明确枢纽与周边用地关系,并提出相关用地协调建议,保证近期城市开发预留枢纽空间条件,促进枢纽与城市的协调发展。
3、按照市政府工作安排,我市正在开展轨道五期建设规划编制工作,鹭湖枢纽引入的轨道18号线和22号线都在研究范围内,亟需开展枢纽详细规划支撑轨道近期建设。
按照市政府工作安排,市发改委联合市规资局正在开展轨道五期建设规划编制工作,计划今年完成并上报国家发改委审批,推动我市下一批轨道交通线路建设。
按照现阶段研究方案,鹭湖枢纽引入的轨道18号线和22号线都在研究范围内,且均属于最优先建设线路,极有可能纳入最终的近期建设计划。
同时,鹭湖枢纽等关键轨道枢纽节点是影响轨道交通规划建设进度的限制因素,目前市规资局已完成了轨道**号线和**号线的线路详细规划工作,亟需开展鹭湖等沿线关键枢纽节点的详细规划工作,稳定枢纽布局方案,保证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进度。
综上所述,鹭湖枢纽是我市重要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之一,按照轨道交通规划体系,需要开展专项规划稳定枢纽布局。
鹭湖枢纽位于龙华近期重点开发建设的鹭湖科技文化片区,并且引入近期建设的轨道18号线和22号线,亟需开展枢纽详细规划,稳定枢纽布局方案,促进枢纽与城市融合发展,明确城市开发预留的枢纽空间条件,保证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进度。
因此,建议尽快开展《鹭湖枢纽交通详细规划》。
2021政府工作报告:打造“北站+鹭湖”铁路枢纽
在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打造“北站+鹭湖”铁路枢纽。
推动深广中轴城际线、18号线、22号线在鹭湖设站,加快梅观高速市政化改造和横滨北路等建设前期工作,构建“三横六纵”道路系统,打造鹭湖综合交通枢纽。
而早在2020年召开的深圳市政协六届六次会议上,钟荫腾、仙新民、王志毅等3位市政协委员联名提出了《关于规划建设鹭湖枢纽的提案》,建议深圳市开展深广中轴城际线规划研究,优化深广中轴城际线在鹭湖设站,推动深广中轴城际线规划纳入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
提案中还指出,建议鹭湖枢纽集合深广中轴城际、城市轨道18号线、22号线以及有轨电车示范线等国家铁路、城市轨道、中运量轨道于一体的多层次轨道,以及覆盖常规公交、出租车、小汽车等的综合枢纽。
以鹭湖枢纽为引擎,对支撑鹭湖科技文化片区、九龙山产学研片区、观澜战略新兴产业园发展;促进第三圈层深莞中部集合城市的打造,实现龙华与大湾区人员、物资的高效流动等有重要作用,对提升龙华参与大湾区竞争力有重大战略意义。
针对这一建议,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进行了答复,表示将积极支持龙华区轨道交通建设和重点片区发展。
如今,随着鹭湖枢纽交通详细规划的需求公示,意味着该项目进入新的阶段。
鹭湖枢纽交通详细规划工作内容
1、现状调查与分析
搜集相关资料、整理既有数据,了解枢纽片区社会经济、人口岗位、土地利用、道路交通等基础资料,分析总结枢纽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
2、规划解读及功能定位
结合城市总体规划、龙华区综合发展规划、轨道交通规划、法定图则等相关城市规划,把握龙华区的功能定位、城市发展方向及未来交通发展趋势,在上层次规划分析基础上提出与枢纽发展相适应的功能定位与发展策略。
3、交通需求预测
包括片区客流和枢纽客流需求预测
其中枢纽客流需求预测包含枢纽内部各条线路的集散量、换乘量以及枢纽接驳交通方式的客流量,并据此预测枢纽接驳设施规模;片区客流主要依据片区法定图则确定的开发规模,并结合现状居民出行调查、规划出行指标,预测枢纽片区各种交通方式的出行量。
4、枢纽总体布局及交通接驳设施规划
枢纽总体布局—在既有设施布局基础上,在理顺枢纽与周边重大城市规划、重大道路交通、市政设施规划建设条件下,提出枢纽总体布局方案。
枢纽常规公交接驳规划—根据公交场站规模需求,落实场站用地并进行设施布局规划;
枢纽小汽车及出租车接驳规划 根据小汽车、出租车、网约车接驳设施规模需求,落实场站用地并进行设施布局规划;
枢纽行人系统规划—根据枢纽接驳客流量及其分布特征,分析步行和自行车设施规模,进行设施布局和用地规划。
5、枢纽道路交通规划及交通组织
结合枢纽总体布局及交通接驳设施规划,提出枢纽地区道路交通规划方案。根据枢纽规划(略),提出枢纽各接驳设施对外交通组织方案,同时对枢交通组织提出优化方案。
6、枢纽用地调整建议
根据枢纽规划布局及对外交通需求,提出枢纽各接驳设施对外交通组织方案,同时对枢纽周边路网交通组织提出优化方案。
7、近期实施建议
提出与枢纽同步实施的周边道路、人行设施等相关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