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好友
朋友圈
温馨提示
3月1日,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发布《深汕特别合作区鲘门高铁站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共划定 2 个规划控制单元。
单元01重点打造人才湖公园、博览公园,沿线设置文化活动中心、会展中心、图书馆、 艺术馆等服务配套,提供一定的产业、居住、商业功能,塑造活力公园之城。
单元02重点布局高品质生活服务设施、商业配套设施与企业孵化中心、展示交易中心、 金融服务中心等。
鲘门高铁站北片区规划居住人口规模 2.7 万人,就业人口规模为 6.3 万人。
打造以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为主导,涵盖研发、生产、 销售、服务等全产业链环节,集展示展览、会议论坛、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 生态科技城区。
适用范围:深汕特别合作区鲘门高铁站北片区(以下简称本片区), 位于深汕特别合作区东部组团鲘门镇,西至龙掘岭、北至城仔山、东至岩公岭、 南临厦深高铁,总用地面积为 245.94 公顷。
本片区规划居住人口规模 2.7 万人,就业人口规模为 6.3 万人。
本片区总建筑面积为:约 278 万平方米(包括发展备用地,但不包括公共服 务设施和交通市政设施)。
发展目标:
发展目标:对标国际一流,打造山水交融、创新引领、产城融合 的活力智谷,成为带动沿海经济带与深汕特别合作区滨海创新产业带发展的核心 引擎。
功能定位:打造以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为主导,涵盖研发、生产、 销售、服务等全产业链环节,集展示展览、会议论坛、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 生态科技城区。
发展策略:促进产城空间融入城市公园体系,打造山水品质城区; 实现 TOD 综合立体开发,形成多元活力城区;通过水系、碧道与产业有机融合, 塑造魅力滨海城区。
“一环、一轴、三片区”空间布局结构
本片区通过区域交通廊道和山海生态绿廊划分出多个综合功能片区,形成 “一环、一轴、三片区”的空间布局结构。
一环:依托发展大道和泗马岭河碧道示范段,串联两大研发产业板块,构 建“滨水碧道产业发展环”。
一轴:依托高铁站前城市主轴线与泗马岭河蓝绿廊道,在轴线两侧布置文 化活动中心、会展中心、图书馆、艺术馆等服务配套,构建“景观城市功能轴”。
三片区:以机器人等人工智能产业为主导,构建功能完善的“人工智能产 业功能片区”、结合高铁站一体化开发与南北 TOD 立体开发街区打造“高铁商务 功能片区”、通过高品质住区塑造与高质量公共设施供给形成“城市配套功能片 区”。
本片区鼓励土地功能混合使用,功能混合比例应以主导功能为主体,根据《深 标》规定,其主导用途不应低于地块总开发量的 50%。
规划功能结构示意图
通则控制街坊:共划定 2 个通则控制街坊。
街坊 01:总用地面积 156.6 公顷, 深汕特别合作区鲘门高铁站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5 总建筑规模为 128 万平方米(增量不超过 127 万平方米),其中居住建筑规模不 宜大于 12 万平方米,产业建筑规模不宜少于 111 万平方米。
街坊 02:总用地面 积 89.4 公顷,总建筑规模为 150 万平方米(增量不超过 149 万平方米),其中居 住建筑规模不宜大于 74 万平方米,产业建筑规模不宜少于 64 万平方米。
规划控制单元:共划定 2 个规划控制单元。
单元 01:总用地面积 34.6 公顷, 总建筑规模为 26 万平方米,其中居住建筑规模不大于 7 万平方米、产业建筑规 模不少于 14 万平方米,以产业、居住、商业、公共服务功能为主导。
单元 02: 总用地面积 16.0 公顷,总建筑规模为 32 万平方米,其中居住建筑规模不大于 20 万平方米,以居住、商业功能为主导。
公共设施:
本片区公共配套服务设施宜采用集中组合的设置方式,主要布局在各功能单 元服务中心地块和社区中心地块。
鼓励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社区管理用房、社区 警务室、社区服务中心等集中设置。
其中,邻里服务中心配套建筑总面积不宜低 于 4000 平方米(包含社区管理用房、社区警务室、社区服务中心等),社康服务 中心建筑面积不宜低于4000平方米。规划邻里服务中心2处,分别位于地块01-08、 DY02(1 处),社康服务中心 2 处,分别位于地块 01-34、02-18。
发展备用地 02-04 地块为规划医疗卫生用地,在符合相关规划规定与技术标 准前提下可建设 500 床综合医院。
综合交通:
本片区南侧有厦深高铁线路经过,在片区内设有鲘门站;保留南侧现状公交 车、社会车辆及非机动车接驳车场,北侧新增公交车场及公共社会停车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