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好友
朋友圈
温馨提示
一、坚持制度引领,压紧压实建设责任
牢固树立全市“一盘棋”思想,把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抓紧抓实,成立示范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统筹项目申报、推进实施、经验总结等各项工作。重点紧盯三年实施方案,按照“一年起步、三年见成效、五年全面建成”目标,细化工作台账,制定时间表,实行挂图作战,强力推进首批8个启动项目,加快优化区域内产业布局,提升城市品质,确保实现“以城促产、以产兴城、产城联动”。
二、坚持协调发展,推进大交通建设先行
强化区域协作联动,全面加快交通项目建设,构建内通外联的高快速路网。着力打造示范区20分钟通勤圈,以江门站为核心,做好配套服务等工作;提速今洲路、启超大道二期、银港大道、TOD项目周边等城市道路工程建设,夯实主城区通达硬件;加强与蓬江、江海、鹤山之间路网联接,全力推进江门大道南建设,力促南东线左幅9月前通车、南(西)线梅冈立交年内通车;加快中开高速新会段建设,确保双水至凤山互通段年内通车;积极融入大湾区1小时经济圈,主动对接港珠澳大桥、黄茅海跨海通道,推动银洲湖高速全线、深茂铁路深江段、珠江肇高铁、崖门出海航道二期工程年内动工。
三、坚持节约集约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围绕枢纽新城与周边村级工业园、产业平台联动发展目标,全面开展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用好新会“效益十条”、主城区工业用地保护线办法等政策,加快做好村级工业园摸查,筛选出一批成熟园区作为区级试点启动升级,重点推进城郊—孖冲工业园升级改造,带动连片打造,推动形成工业发展优势区。着力打造深江产业园、轨道交通产业园、新会创新走廊等重点平台,提速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提升枢纽片区平台吸引力,加快培育和引进龙头型、链主型企业,推动先进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轨道交通千亿产业集群做强做大,为示范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的产业支撑。
四、 坚持“以城带产”,全力打造珠西枢纽门户
对标大湾区先进城市,以江门站开通为契机,加快完善枢纽新城城市功能建设。今年2月,举办枢纽新城公共配套设施十二项工程启动建设活动,全力打造产城融合的现代化高品质宜居宜业城市。一方面,加快打造金融高地。提速江门农商银行总部大楼、悦泰珠西金融中心等区域性地标建设,激活新会乃至江门资本市场。另一方面,加快打造商服高地。完善公共服务配套,高标准建设新会中医院新院、新会文华广场、新会实验幼儿园、枢纽新城体育运动公园等项目,升级高档居住小区等城市现代功能,打造新城都市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