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好友
朋友圈
温馨提示
近日,江门市加快构建“三区并进”(都市核心区、大广海湾区、生态发展区)区域发展新格局实施方案正式出炉,共和镇纳入江门都市核心区。今年4月26日,江门市中心城区产城融合示范区全面启动建设。
未来,江门都市核心区将加快交通路网、公共配套、产业平台统筹规划布局,特别是通过强化交通互联,共和镇将加快融入江门都市核心区20分钟通勤圈。这一系列规划布局,对地处区域中心位置的共和镇来说,无疑是重大利好。
据了解,迎宾西路延线、华盛路西延线、省道S270快速化改造、国道G325扩建均指向共和,这些交通路网的拉通,将实现共和与江门主城、滨江新区、鹤山沙坪的快速联通。此外,共和镇的教育、医疗、商业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的建设也在逐步加快并完善,如鹤山职教园区已经动工建设。产业支持方面,共和镇正加快推动产业平台提质增效,鹤山工业城正力争创建省级高新区。这一系列举措,将极大提升共和镇综合竞争力和吸引力。
“每天上下班都只需要20分钟以内,医疗、教育、生活配套也很齐全。希望借着这次融入江门都市核心区的机会,能让更多江门人认识共和。”杨先生是一名地道的江门蓬江人,几年前,早已嗅到先觉的他,便已全家搬往共和居住。他相信,共和城镇化建设日新月异,经过多年的发展沉淀,身为江门都市核心区内“森林小镇”,无论是交通区位、产业支撑、人居环境、配套设施均已十分完备,共和将有望成为江门都市核心区内一个全新的宜居新城。
打造20分钟通勤圈
路网建设全面开花
打通城市脉络
鹤山市共和镇与江门主城区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脉相通,这是共和镇能够更好、更快融合江门都市核心区的先天优势。
据了解,江门中心城区产城融合示范区提出要打造20分钟通勤圈,实现区域内快速通达。所谓“20分钟通勤圈”,指的是从江门主城区出发,通往中心城区产城融合示范区内的任一区域,都只需要约20分钟的路程。这也同样意味着,从共和通往江门主城的任何一个点,也只需要约20分钟车程。
而反映到实际路网的升级改造,那便是省道S270、迎宾西路延线与华盛路西延线。于共和出发,沿省道S270东行,走迎宾西路延线便可以直接到达蓬江主城区;而走华盛路西延线,便可以直接到达滨江新区。在这3条交通路网的升级改造完工后,共和也将真正迎来“江门中心城区20分钟通勤圈”。
当前,迎宾西路延线、华盛路西延线、省道S270快速化改造等交通项目,均已启动建设。实地来看,迎宾西路延线和华盛路西延线从江门大道西侧穿出,直通省道S270。今年1月份,迎宾西路延线工程(江鹤高速杜阮出入口至井根村)正式获批;4月份,省道S270连接华盛路延线的工程获批。2017年6月,省道S270线鹤城至杜阮段扩建工程经江门市发改局批复同意建设,总投资为24.57亿元。
记者从鹤山市交通部门获悉,省道S270快速化改造对于共和融入江门都市核心区有着重要意义。该道路为双向六车道,采用一级公路设计标准,设计时速80KM/h。目前,S270鹤城至共和段正在建设,路线长度为7.4KM,投资为8.03亿元;共和至杜阮段总投资为16.54亿元,长度为13.9KM,路基宽36.8米,目前正在办理用地报批手续。
省道S270的快速化改造完成后,共和镇将实现与江门主城快速联通,全面打通产城融合发展脉络,这也为共和镇加快融入江门核心都市区打通“任督二脉”。
从既有路网上看,从共和上江鹤高速共和出口,只需要约8分钟就可以到达杜阮收费站,12分钟便可以到达龙湾收费站,直通江门大道。而在整个路程中,只需要通过一次交通灯。
“即使你住在蓬江、江海、新会,通勤时间也要花20分钟左右,跟去到共和的时间也基本相差无几。但是三区的房价基本都是上万元,相比之下共和六七千的价格还是相当合适的,以后的发展就更不用说了。”杨先生说。
据了解,共和前往江门主城,与江门主城内点对点移动所花的时间是相差无几的。等省道S270快速化改造完成后,解决了等红绿灯的问题,从共和出发前往江门中心城区将更加便捷。
随着一系列交通路网的建设,20分钟通勤圈将让共和镇更快、更好地融入江门都市核心区。此外,共和镇的区位和交通优势得天独厚,坐拥广佛深珠港澳1.5小时经济圈,这有利于共和充分利用其辐射和带动,共享交通网络、金融资本、人才和信息等资源。
产业提质彰显活力
虹吸大湾区人才
打造产城融合标杆
科技和产业已经成为当下城市发展的根本生产力。产业聚集,一方面赋能城市,成为战略升级的抓手与窗口。举全市之力建设的鹤山工业城(共和镇)一直致力于打造成鹤山市的“副中心”。据了解,共和镇自2015年与鹤山工业城合署办公以来乘借政策的东风,不断提档升级,产城融合发展提质增效。
2015年,鹤山工业城(共和镇)依托江门产业转移工业园为平台,成为辐射带动产业集聚地。2016年,中欧(江门)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区挂牌成立,并正式获工信部批复升级为国家级中小企业合作平台。2018年依托江门市产业转移工业园升级为广东省产业转移工业园,并纳入中国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
据了解,鹤山工业城(共和镇)不断加快开发建设和发展步伐,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已经初步形成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集聚发展,各项产业指标均持续高速增长。
数据显示,2019年鹤山工业城(共和镇)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为125.9亿元,同比增长12.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3.6亿元,增长14%;外贸进出口40亿元,增长12.8%。财政收入累计3.66亿元,同比增长18.9%,增幅位列鹤山市第一。
目前,鹤山举全市之力支持鹤山工业城加大投入,努力把省级高新区建设成为提升产业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进一步理顺职责分工,充分发挥鹤山工业城管委会的资源统筹配置作用,打破区域层级界限,将鹤山工业城打造成省一流高新区。共和镇努力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发展机遇,拓宽发展思路,聚焦把鹤山工业城(共和镇)打造成广深港产业溢出首选地,聚焦建设产城融合示范园区,聚焦建设新旧动能转换示范区,聚焦建设党建引领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助力鹤山市建设有温度有速度有热度有高度有深度的湾区现代化创业之城。
随着大型企业、高新企业的不断进驻,共和镇也将对江门、大湾区乃至全国的人才形成强大吸引力。目前,鹤山工业城(共和镇)园区共有科技创新团队41个;2019年园区新引进博士6人;新引进硕士6人;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申报3个;新增博士后1人等。
共和的人口逐年上涨,城市的配套、城市面貌、经济地位、居住地位得到了迅猛的发展。长远来看,鹤山工业城(共和镇)未来将成为产业规模较大、产业特色突出、创新能力强大、创业活力显著、生态环境良好、城市功能齐全、社会和谐发展的高质量产城融合的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