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好友
朋友圈
温馨提示
这两天,东莞市政府发布《东莞市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引起关注,这为东莞在XGFYYQ过后快速拉动消费,促进经济增长指明了方向。对于广大市民而言,YQ过后,积极响应政府,多多消费,就是为东莞做贡献。
《方案》明确,东莞将推进重点服务消费领域加快发展;推动住房、汽车实物消费结构升级;促进农村消费提质升级;培育壮大绿色新兴消费市场,加快释放新兴消费潜力,丰富5G技术应用场景,带动5G手机等终端消费,推动增加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网络教育、网络娱乐等方面消费;建立健全消费领域信用维权体系,稳定改善消费预期。
其中,在住房上,东莞将适时优化住房限价、限购政策,简化房价备案流程;扩大住房公积金贷款对象范围,放宽贷款年限,压缩审批时限,支持合理住房需求。而在购车上,东莞将大力发展二手车交易,推进老旧汽车更新换代,鼓励汽车品牌厂家或汽车经销商开展以旧换新销售业务。
住房限价、限购政策将优化
在推动实物消费结构升级上,《方案》指出,在落实住房“一城一策、因城施策”“房住不炒”城市政府主体责任的长效调控机制前提下,适时优化住房限价、限购政策,简化房价备案流程。
东莞将扩大住房公积金贷款对象范围,放宽贷款年限,压缩审批时限,支持合理住房需求。探索VR网上看房等消费新模式,加大开发商网签督促力度,促进商品房销售平稳增长。结合市场需求和商品房库存情况,把握供地节奏,鼓励和规范二手房市场,扩大二手房消费,构建住房多元化供给体系。
加快培育和发展租赁住房市场,增加租赁住房供给。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培育租赁市场供应主体,发展住房租赁企业,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展住房租赁业务。积极盘活现有房源,加快城中村和城市老旧小区升级改造。
落实带薪休假制度,鼓励消费
为此,东莞将营造公平开放的市场环境,清理废除妨碍公平竞争的规定和做法,逐步放宽放开对外资的限制,严禁对市外企业、产品和服务设置歧视性准入条件,营造有利于各类所有制企业公平提供消费产品和服务的市场环境。
完善就业和收入分配制度,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全面提高居民劳动收入。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建立反映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关系和企业经济效益的工资决定机制和正常增长机制。
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激发消费需求潜力。稳妥扩大消费信贷,推进消费信贷管理模式、产品、质押模式创新。加大对养老家政健康、信息和网络、农村等重点领域消费以及受YQ影响较大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文化旅游等行业的金融支持力度。
落实带薪休假制度,营造宜于出行消费环境。推进错峰休假和弹性休假,鼓励单位与职工结合工作安排和个人需要分段灵活安排带薪年休假、错峰休假;鼓励结合现有“小长假”和带薪休假,形成宜于出行又相对分散的5天休假安排。
■推进大重点服务消费领域加快发展
《方案》中提到的推进重点服务消费领域加快发展,分别是:
一、扩大旅游消费供给,满足消费升级需求。丰富旅游购物消费,支持企业、园区等挖掘历史文化底蕴,完善工业旅游配套,开发集生产展示、观光体验、教育科普于一体的旅游产品,进一步梳理和整合成熟的制造业资源,优化工业旅游线路。
二、提升村庄绿化美化建设水平,完善旅游环境。2020年,全市建成森林小镇14个以上,湿地公园25个。推进美丽幸福村居特色连片示范区建设,2021年,建成6个基础设施完善、人居环境优美、本土特色突出、产业发展良好的市级特色连片示范区。
三、发展优质旅游,丰富旅游消费。引导群众旅游消费,优化乡村旅游、文化旅游、体育旅游、生态旅游、红色旅游等旅游产品和线路,办好茶园游会、龙舟趁景、寮步香市非遗体验周等一批文化旅游节事活动,带动旅游消费。
四、扩大文化消费规模,繁荣文化市场。发展特色文化旅游产业,创新传统节日文化活动的形式和载体,释放住宿、餐饮、购物、教育、文化等复合型消费潜力。
五、完善体育设施,促进体育消费。鼓励利用城市空置场所建设智能健身房和健身休闲设施,促进健身休闲消费。办好国际大型体育赛事,举办市民运动会、时尚运动节、全市篮球联赛等。
六、发展健康服务业,扩大健康消费。支持社会力量进入专科医疗等细分服务领域,鼓励港澳高端医疗机构和精准医学研究机构进驻东莞。鼓励企业多措并举扩大口罩、防护服等医疗物资生产。
七、健全养老服务网络,增加养老服务供给。推进养老机构建设,支持各类市场主体进入养老服务市场,大力发展民办养老机构。推进医养结合,鼓励社会力量设置医养融合体。探索制定失能老人医养护理保障计划。
八、推动家政服务业发展,提升家政服务质量。引导家政服务业专业化、规模化、规范化发展,探索引进国际先进培训资源。支持高等院校和职业技术学校开设家政服务业相关专业。支持商业机构推广家政服务保险。
九、建立托幼支撑体系,发展普惠性托幼服务。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力争2020年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数占比达到50%以上。推动公办幼儿园建设,鼓励有实力的国有企事业单位,特别是普通高等学校举办公办幼儿园。
十、优化教育培训供给,推进教育扩容提质。加快推进在松山湖片区、滨海湾片区、水乡新城片区各筹建一所高标准未来学校。完善中小学网络教育,整合课程资源建设,保障学校在线开学、学生在家听课、教师线上管理“三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