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好友
朋友圈
温馨提示
12月13日,在广东省房地产行业协会2019年度会员大会上,我市进行了2020年土地项目推介,共提供46宗地块,包括蓬江12宗、江海5宗、新会8宗、台山4宗、开平5宗、鹤山7宗、恩平5宗,集中在滨江新区、枢纽新城等热点区域。同时征集意向投资企业意见,以顺利推进2020年房地产土地出让。
A 市区共推介商住用地共约329万平方米
记者梳理往年供地计划发现,在江门市区(蓬江区、江海区、新会区),2019年计划供应商住用地约173万平方米(2599亩),2018年计划供应商住用地约140万平方米(约2099亩),2017年计划供应商住用地约77万平方米(约1159亩)。
而本次2020年土地项目推介含住宅用地约739万平方米(11088.24亩),市区共推介的商住用地共约329万平方米(约4930亩)。
分区域来看,台山推介4宗商住地块,共约18万平方米(269.19亩),主要在南新区,集中了碧桂园、保利、万达、雅居乐等房产大鳄;
开平推介5宗商住地块,都是“大块头”,共约294万平方米(4411亩),其中开平大道西侧地块约127万平方米(1904亩),深茂铁路站场周边发展用地约93万平方米(1388亩);
鹤山推介7宗含住宅用地,共约69万平方米(1037亩),面积最大的为沙坪街道谷埠新区三旧改造地块,约17万平方米(250亩);
恩平推介4宗商住用地,共约29万平方米(440.7亩),都位于恩城街道,其中面积最大的为恩城街道珍珠底地块一、二,均约7万平方米(105亩)。
B 滨江新区再度成为蓬江区供地主战场
相对于县级市的推地情况,市区的推地情况更受关注。
蓬江区推介12宗地块,共约158万平方米(2374.94亩),除甘化片区6号地为娱乐康体用地之外,其余均为含住宅用地,共约157万平方米(2347.76亩),主要集中在滨江新区,共8宗。
面积方面,最大的是荷塘禾冈南华西路南侧地块,约40万平方米(594.88亩),其次是棠下镇新昌村猪乸环(土名)、北环路北侧地块,即灏昌园附近地块,共约31万平方米(461.22亩)。
值得一提的是,旧城区仅有一宗地块,即大湾路2—3号地段、双龙板块的畔海蓝湾二期旁边地块,约2.8万平方米(42.03亩)。
记者留意到,2019年蓬江区计划供应11宗商住地块,共53万平方米(794亩),其中,滨江新区相对集中,有5宗地块,共约22万平方米(330亩);“三旧”改造地块有3宗;潮连人才岛有一宗约10万平方米(150亩)的地块,面积最大。
可以看出,明年推介的土地相对今年计划供应的土地,总面积更大,同时更注重连片推地,而这两年推地的共性是,都将滨江新区作为主战场。
博富控股战略品牌部高级副总监谭华驹表示,蓬江区的供地主战场设在滨江新区,表明了政府将其打造成宜居新区的决心,随着成交增多、入住率提高,片区成熟度越来越高,学校、道路等配套随之越发成熟,前景可期。但同时也应看到,今年以来,由于不同地价、成本的项目相继入市,滨江新区的市场逐渐由项目和购房者的博弈变成项目间的博弈,这种博弈将成为阶段性的常态。
“杜阮板块近几年成交了多宗地块,而没有出现在明年的推介目录上。”业内人士李先生进而分析认为,这表明杜阮的市场需要“休养生息”,土拍需要控制节奏。
C 江海区推介流沙围地段一宗约133万平方米地块
江海区共推介5宗含住宅用地,共约150万平方米(2254.72亩),其中值得重点关注的有3宗,其中一宗为江海区新民大桥东北侧地块,约12万平方米(179.04亩);另一宗为江海区东海路以西、江中高速侧流沙围(土名)地段地块,共约133万平方米(2000亩),涵盖城镇用地、其他商服用地、中小学用地;还有一宗是江海区滘头第一围地段地块,约2240平方米(3.36亩),要求项目建成后按照“只租不售”的模式管理。事实上,该地块曾被列入今年供地计划,是我市首次推出租赁住房地块,此举可视为我市践行租购并举策略的体现。
记者留意到,2019年江海区计划供应9宗地块,共约42万平方米(624亩),超百亩的有2宗,其中,五邑路北侧(江南舟头咀)地块约14万平方米(210亩),是市区计划供应地块中面积最大的一宗。
对比不难发现,明年推介的土地相对今年计划供应的土地,主要由于有流沙围(土名)地段约133万平方米(2000亩)地块,总面积更大。近几年土地推介的共性是,主要围绕府西及周边区域供地、建设,集中度较高。
D 新会区供地主要集中在枢纽新城
新会区推介5宗含住宅用地,共约22万平方米(327.87亩),除大鳌镇约1.3万平方米(20亩)地块,以及古井镇约4.7万平方米(69.93亩)地块外,其余3宗均集中在枢纽新城,最大的1宗位于明德一路北侧、文华路东侧,约7.7万平方米(115.64亩)。
新会区是2019年市区计划供地面积最大的区,共29宗地块,合计约79万平方米(1181亩),主要集中于城区,尤其是枢纽新城;同时“三旧”改造地块较多,有6宗;超百亩的地块最少,只有1宗。
对比不难发现,明年推介的土地相对今年计划供应的土地,宗数较少,面积都较小,其共性是,都主要集中在枢纽新城,且单宗地块面积不大。
博富控股战略品牌部高级副总监谭华驹表示,新会区明年推介的地块主要集中在枢纽新城,表明了政府打造枢纽新城的决心。同时,由于土地总面积有限,地块不大,预示着新会的供应将比较平稳。
“新会的供应比较谨慎,循序渐进。”天悦文华项目负责人刘锦华表示。
E 多宗地块“回炉”重推
记者留意到,2020年推介的商住用地中,多宗地块曾终止挂牌、流拍。其中,滨江新区体育路以东、华安路以南地块A、B地块分别为约3.3万平方米(49亩)、约4.5万平方米(68亩),即为今年10月15日因故终止挂牌的地块一分为二;而今年10月18日因故终止挂牌的江海区新民大桥东北侧地块,没有“缩水”,再度入围推介名单。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这两宗地块此前之所以被终止挂牌,既与地块起拍总价、单价、综合成本较高有关,也与市场环境、土拍环境有关。接下来,不排除会适当下调要求,进而顺利拍出。
值得一提的还有,有望近期挂牌的甘化片区“三旧”改造地块,其分为3、4、5、6号地块,共约19万平方米(289亩),其中6号地块约1.8万平方米(27.18亩),土地用途为娱乐康体用地。此外,甘化片区整体改造项目1、2号地及相邻地块约17万平方米(260.5亩)。
该地块曾历经波折——该片区曾出让建设用地面积约9.6万平方米(144亩)地块,于2017年11月第一次挂牌,起拍价约10.3亿元,折合楼面地价约5886元/平方米,已大幅超出甘化片区此前出让的3幅地块的成交楼面地价。同时,该地块规划要求住宅建筑限高150米,相对于目前住宅普遍限高100米而言,已“拔高”50米,到了12月25日限时竞价时,因无人问津而流拍。去年11月,该地块再次挂牌出让,起拍楼面地价下调了1596元/平方米,但在限时竞价的前两天,也就是12月26日终止挂牌。
关于地块前景,推介资料上如此介绍:随着甘棠路(白石大道至发展大道),发展大道东延长线等交通要道的快速建设,甘化片区将逐步成为交通便利、功能齐全、环境优越的中央发展区。
“我比较看好这块地的拍卖前景。”天悦文华项目负责人刘锦华认为,该地块除了学位不太占优之外,拥有多项优势:是甘化片区剩下的最好地块,面积较大,现在周边交通大为改观,且一线临江。
★声音
丰富供应是进一步贯彻“房住不炒”理念的具体表现
本次土地推介,有何特点、亮点?
江门地产智库成员、楼市分析师冯景全认为,一方面,整体开发、连片土地较多,如江海流沙围约133万平方米(2000亩)、蓬江荷塘禾冈地段约40万平方米(594.88亩),涵盖住宅、商服和教育等,为综合性配套连片开发土地,预计这些巨无霸地块后期将分割竞拍;同时,本次开平供地比重较大,约占全市近半比重,且全为商住地,若土地性质不变且全部成交,货量不菲。
天悦文华项目负责人刘锦华则表示,本次推介的地块,数量较多,面积较大,且主要位于热点区域或重点发展区域,较为集中,质量较好。
需要注意的是,在去年下半年土地市场已明显降温的背景下,明年我市推介地块较多,一方面,这是江门进一步贯彻“房住不炒”理念的具体表现,可以在土地充足供应下,降低地价、房价上涨预期;但与此同时,意味着市场竞争依然激烈,市场如何承载,有待考验。
冯景全表示,推介并不等同实际供应,后期可能会有所调整,因此,对江门楼市的影响暂时无法确定。不过,从2019年土拍看,实际供地量较大,潜在供应较大,而当前市场回归理性,且全市库存较高,市场短期稳中微调是大概率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