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好友
朋友圈
温馨提示
9月24日,东莞市民服务中心政务大厅的不动产公积金业务区开始试运行,并于10月初正式对外开放。
不动产登记与企业贷款、百姓生活息息相关。近两个月来,东莞推动“不动产+金融”“不动产+水电气网”等改革,在全国率先实现房产预售登记环节全程电子化,在优化营商环境和社会服务上获得显著成效。
“互联网+”让群众企业“零跑腿”
今年7月初,东坑镇一房地产项目开售,销售额5亿多元。按以往不动产交易登记的流程,从业主办理不动产登记,到房地产公司回款,整个过程需要半年。而7月1日,东莞不动产登记在线申请系统上线,这家房地产公司成为首批“尝鲜”的企业,仅仅半个月,公司销售额回款就超过95%。
东莞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副主任谢晓明介绍,为彻底解决“市+镇”二级审核特殊架构产生的不动产交易登记环节多、重复审核、跑动频繁等企业群众长期诟病的痛点堵点,该中心借助电子印章、人脸识别、电子签名等技术,攻克全程电子化审批“卡脖子”问题,实现从网签合同开始,到审核发证由市不动产登记中心统一办理、全程网办、免交纸质材料,真正实现“互联网+不动产登记”。
今年7月,东莞市不动产登记在线申请系统(即“虚拟窗口”)和商品房网上预(销)售备案电子签章系统正式投运,通过数据共享获取维修资金票据、银行进账、契税缴纳、企业营业执照等相关证明材料,免交纸质及扫描材料,审核完成后颁发不动产电子证照,实现企业群众办事“零跑腿”。
通过这项改革,市民买房时的签约、备案、按揭、抵押,过去总流程需要花一两个月,如今压缩到1个工作日,最快只需50分钟;预购商品房(抵押权)预告登记业务的办结时限,由3个工作日压缩至1个工作日;商品房买卖合同登记备案业务由线下20个工作日办结,提升为线上即时办结。
“我们能在全国率先实现房产预售登记环节全程电子化,主要得益于我们改革的前瞻性。”谢晓明说。
“不动产+”优化营商环境
在东莞,不动产抵押登记,已经不仅仅是办证这么简单,“不动产+”全面开花,也成为优化营商环境和社会服务的重要手段。
在东莞,企业群众只需跑一趟银行,商定办理抵押业务,慢则1个工作日、最快1个小时内,即可完成二手商品房、存量商品房转移登记抵押登记,比传统模式节省5个工作日以上。
“企业贷款更简单快捷,对东莞营商环境是非常大的促进。”谢晓明说。
目前,东莞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已与东莞银行、招商银行、工商银行、民生银行4家银行进行了业务对接,并与今年8月20日,在东莞银行运行升级版的“不动产登记+金融服务”,年底前可落实17家银行约1800个便民服务网点。
此外,东莞还突出电子证照应用,提升便民服务水平。“不动产登记+水电气网”联动办理,可有效降低群众办事成本。目前“不动产登记+供电过户”已完成,下一步将推广至水、气、网等民生服务领域。
/ 现场特写 /
市民一个多小时办好证件
9月24日下午,深圳宝安区的张女士来到东莞市民服务中心不动产公积金业务区,办理不动产权证。刚开始她担心,要是当天办不好证件,就不能回深圳。没想到,一个多小时后,服务人员面带微笑地将不动产权证递到了她手里。张女士说:“这里宽敞明亮,整洁舒适,办证快捷,服务态度也非常好,让人对东莞的印象更好了。”
东莞之所以能实现不动产权证快速办理,源于深化数据互联共享,实现部门联动联办。
谢晓明介绍,数据互联共享是推进“互联网+不动产登记”的先决条件,也是制约不动产登记能力和服务水平提升的瓶颈。“这些说起来简单,其实是个非常艰难的过程。”谢晓明说,“构建一个完善的大数据系统,需要对接多个部门的数据,操作极为困难。好在有市委市政府和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大力支持,全市一盘棋,相关工作才取得良好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