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好友
朋友圈
温馨提示
当前国内不少一线城市开始出现“大城市病”,人们也因此将目光投向日本和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希望借鉴他们的经验和做法。
其实,香港就是一个很好的样板,其原住民和流动人口很多,但依旧享受到在城市工作和生活带来的乐趣和便捷。重要的原因就是,香港等城市开启了TOD模式。
虎门镇也已未雨绸缪隆重地布局TOD。
何为TOD?
TOD是“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发展模式,最大的特点是赋予城市轨道交通更大的功能,让公共交通从适应城市发展向引导城市规划、引导城市功能进行布局的转变。
就在当下,尚未出现城市拥堵等现象的东莞市虎门镇,也已未雨绸缪隆重地布局TOD了。
“TOD模式的开启,无论是对虎门镇的生产,还是生活模式,都是重大而全新的变局。”虎门镇政府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自2018年下半年以后,虎门TOD工程就迅速推开,其中,以虎门高铁站作为重要据点发散的TOD综合开发,已经完成核心区范围内186亩土地的收储工作。
TOD,虎门为什么要?
城市应该让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但城市的美好生活首要是交通因素,因为每天每个人从出门上班到下班,都需要和交通打交道。
为此,很多人每天不得不将大量的时间花在通勤上,如果没有舒适的体验,人们很难感受到城市的美好生活。
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发展模式,就是要将城市的产业发展和人们的工作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进而发展出有利于产业发展,有利于人们高效工作和舒适生活的城市运营模式。为此,国内包括成都等城市,就提出了“花园城市”等理念。
当下的虎门镇,正处于发展的紧要时期,其要更好发展,TOD就是虎门走入新时代的一个突破口。
首先,粤港澳大湾区上升为国家战略,虎门镇地处大湾区的核心位置,这个位置不仅可以很自然延伸至东莞当下着力打造的滨海新区,也和广州重点打造的南沙紧密勾连在一起。
南沙承接着广州打造国际航运枢纽的重大使命,是广州打造国际枢纽型城市的重要承载地。这种背景下,虎门镇的发展将迎来十分难得的产业对接和承载优势与机遇。
包括公共交通在内,虎门相应的公共配套如何跟上等问题,至关重要。这需要虎门镇围绕着公共交通重构城市产业布局,并以此提升人们的工作效率和生活品质。
虎门镇政府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一个TOD综合开发项目,同时也是一个美丽宜居公园社区的打造,虎门的城市建设要从“在城市中建公园”转变为“在公园中建城市”,从“空间建设”转变为“场景再造”。
那么,如何打造一个优质的TOD项目?
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周国华认为,要在公共交通的交通功能以外,加载其他功能,比如以站点为中心塑造起小岛型的生活区。“在这个园区里,人们可以便捷地获取生活服务,产生消费。”周教授说,公共交通里的城市轨道交通,因其“运输能力强、人流密集”等特点,也成为发展TOD的最好场所。
当下的虎门就是围绕着虎门高铁站,重构虎门发展的新局。据了解,虎门正对城轨2号线虎门站站房进行改扩建,这项改扩建工程和站前广场基础设施进行对接后,可实现高铁、城际、地铁三站的无缝接驳,与周边城市综合体连成一体,打造集交通、商业、办公、居住、文化于一体的城市综合圈,大大提升虎门高铁站的换乘品质和服务功能。
现实中,比如附近的香港,就已经有很好的经验可以借鉴。香港有737万人,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城市之一,但能保持城市交通的顺畅,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TOD。
据悉,香港约有45%的人口居住在距离地铁站仅500米的范围内,九龙、新九龙以及香港岛更是高达65%。
这样,TOD就是在一座城市覆盖轨道路网,出门就有轨道站点,按照规划,不远的将来,将有5条轨道交通“汇”聚虎门,将助力虎门城市升级,使虎门的发展驶入快车道。
TOD,虎门怎么干?
记者从虎门镇政府了解到,根据规划,虎门将依托虎门高铁站,以轨道站点一体化开发为手段,将高铁站地区打造成集商贸展示、商务服务、总部研发三大主导产业,配套休闲消费、精品居住等功能,打造成优质的复合型地区。
虎门TOD建设,瞄准的不只是虎门自身,所以其在重塑城市发展格局中,不仅需要结合东莞的实际,也需要将自身置身于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之中,利用虎门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产业发展优势,打造成粤港澳大湾区的桥头堡。
虎门湾区这个桥头堡的建设和发展,就是要做成珠三角湾区综合枢纽新城、东莞市域副中心的核心节点,以及高效而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社区。
众所周知,城市拥堵是城市发展过程中容易凸显出的典型问题,其核心是由于居住成本与出行成本极度不均衡,即城市中心的居住成本远远高于出行成本,导致城市居民必须选择更远的位置居住,从而降低居住成本。
随之而来的是公共交通系统压力增大,城市拥堵问题的伴随。
但是,人口密度的增大、城市发展扩张不是必然加剧交通拥堵,若城市能由“摊大饼”向多中心发展,通过多中心的建设,实现职住均衡,缩短通勤交通的出行距离,平衡居住成本与出行成本。
这种状态下,能实现城市规模扩大、城市居民平均出行距离不过度增加城市交通出行的特征,形成生态、低碳、绿色、不拥堵的宜居城市。
公共交通带来的高效和舒适,不仅提升城市人的工作效率,也提升他们的生活品质。这是当下东莞打造“湾区都市,品质东莞”的又一要义。虎门正是在这个基础上,着力打造具有虎门特色的“湾区时尚都市魅力品质虎门”。
对于TOD,很多人会有些误解,比如“等同于在地铁上盖物业”,事实上,无论是高铁、城际,还是地铁轨道,其站点能与周围区域产生互动,才至关重要。
周国华教授认为,和商业体相比,“社区”才是TOD项目所对应的,但它不是简单的“站点+商业综合体”。
从形态上看,TOD模式是以交通站点为中心,以5-10分钟步行路程为半径,进行高密度开发;但从功能上讲,TOD就是要形成同时满足居住、工作、购物、娱乐、出行、休憩等需求的多功能社区,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的高度和谐统一。
在今年的虎门镇政府工作报告中,虎门镇镇长邓卫洪表示,虎门将进一步加快推进虎门高铁站TOD综合开发,配合做好虎门高铁站改扩建工程,开展区域交通换乘系统研究,加快完成核心区范围剩余地块收储。
与此同时,虎门还配合做好滨海湾站TOD综合开发规划建设,谋划推进滨海大道经济带建设,进一步摸清沿线区域现状,为建设由两个高铁站场地区与滨海大道组成的“哑铃型”发展新区域提供支撑。
TOD之后,虎门怎么样?
在城市向多中心发展过程中,轨道交通以运量大、快捷方便的特点,有效集聚人口,对城市规划发展、尤其是多中心的建设,能产生很强的影响和引导作用。
所以,很多地方政府在轨道交通规划建设中,都会考虑轨道交通系统与土地利用的一体化。虎门镇政府亦如此。
据虎门镇政府介绍,在轨道交通站点周围,虎门镇将设置更多的出入口,不仅地下行人通道联通商业和生活终端,使乘客能快速、直接到达目的地。
同时,虎门还将使交通系统与产业用地规划深度结合,在轨道交通站点周围适当加大开发强度,通过围绕轨道站点集约开发,使生活在此的人们,可在几公里范围内实现工作、居住、购物、学习、休闲娱乐等商业需求,大大减少出行、居住成本,实现工作和生活的平衡。
此外,交通站点与末端交通良好对接,实现近距离出行走路骑车,远距离出行利用公共交通的出行模式。
正因TOD如此重要,虎门镇相关负责人希望从城市发展的角度入手,结合自身能力,探索城市公共交通与城市发展融合的思路与方向,以实现城市综合运营商的发展,从过去单纯的“公共交通+物业开发”向“公共交通+城市运营”升级。
据悉,虎门高铁站站场扩建南广场及用地,涉及7家厂房的征拆,2018年10月26日前就已签订完毕。2018年底,虎门也已完成对这些厂家的搬迁和电力设施的拆除工作,如今,相关的施工工作正紧张有序进行中。
虎门镇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虎门高铁站TOD项目建设完成以后,不仅高铁站就连车站周边也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虎门的城市格局也因此发生巨大的裂变。
据悉,虎门高铁站是集合“海陆空”交通优势的东莞首要门户,三线交汇、三站接驳。
接下来,虎门高铁站片区将联动滨海湾新区,打造东莞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驱动点,抢占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格局的战略高地,成为虎门乃至东莞市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重要支撑点。
TOD的发展模式,除为虎门电子产业赋能外,也使虎门商贸流通节点城市的地位凸显。据工商登记数据显示,截至目前,虎门镇有市场主体超过8万户,市场主体总量、企业数量分别约占全市的8个百分点、9个百分点,位居全市第1位和第3位。
TOD的运营模式,使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快速汇入虎门,并将催生一系列“化学反应”,产生巨大市场效益。更何况,多年来,虎门镇的发展早已打下良好和坚实的发展基础。
据虎门镇镇长邓卫洪介绍,2018年,虎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突破600亿元,达635.8亿元,同比增长6.4%。虎门镇全年有11项工作被评为2018年度全市“单打冠军”。
去年,虎门镇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181.6亿元,增长6.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1.3亿元,同比增长7.3%。此外,2018年,虎门镇进出口总额383.5亿元,同比增长8.2%。其中出口总额222.6亿元,增长11.3%。
在重大项目推进方面,2018年,虎门就有9个市重大项目完成年度投资20.8亿元,投资总量排名全市第5,投资完成率排名全市第1。其中,以纯集团总部、万科云广场等项目顺利投产。由于产业发展有保证,虎门的各项税收总额接近100亿元。
据此,虎门镇政府表示,虎门将以TOD为主导的城市和产业重构发展模式,再造城市空间和产业布局,以为虎门经济发展增添新动能。
此外,虎门镇还推动广深高速沿线虎门段环境品质提升。据悉,虎门将投入超过1亿元开展道路绿化、市政工程、建筑立面改造等11个项目。
“虎门TOD完全生成之日,将是虎门镇精彩华美蜕变之时。”虎门镇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