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好友
朋友圈
温馨提示
9月6日上午10时许,在珠江口开阔海域上,大型船机蓄势待发,一声令下,将深中通道桥梁工程主墩桩基扎入深海岩层。标志着深中通道桥梁工程建设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现场注意!正式开——钻!”上午10时许,深中通道全线桥梁桩基开钻现场会上,随着现场作业人员通过对讲机传达作业令,钢便桥上超大功率KTY4000
9月6日上午10时许,在珠江口开阔海域上,大型船机蓄势待发,一声令下,将深中通道桥梁工程主墩桩基扎入深海岩层。标志着深中通道桥梁工程建设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现场注意!正式开——钻!”上午10时许,深中通道全线桥梁桩基开钻现场会上,随着现场作业人员通过对讲机传达作业令,钢便桥上超大功率KTY4000型回旋钻机,在预先打设好的钢护筒中往下深钻,开钻直径达3米的超大钻孔灌注桩。现场同时燃起鞭炮,庆祝开钻顺利。
伶仃洋大桥、中山大桥主墩桩基同时开钻,标志着深中通道桥梁工程建设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桩基工程计划2020年完成
中山大桥主塔基础布置28根钻孔灌注桩,两塔合计56根。钻孔完成后将连续进行下放钢筋笼、混凝土浇注等工序,全部桩基工程计划于2020年9月完成。
深中通道作为超大规模、复杂结构集群,项目桥梁工程不仅跨越了珠江口多条高等级主航道等,同时受到深圳机场航空限高影响,加上所处位置地质情况总体较差,桥址区域台风频发、季风期长,海面风浪大,施工环境恶劣,并且施工区域环保要求极高。
伶仃洋大桥
图片来源中山日报
世界最大跨径海中悬索桥
“桥梁工程是深中通道项目建设的重点、亮点、看点、难点,其中关键线路为伶仃洋大桥。”潘放表示,伶仃洋大桥位于珠江口伶仃洋开阔水域,属于台风多发区,主孔跨径达到1666米,为世界最大跨径海中悬索桥,主塔高270米,通航净高76.5米,桥面高达91米,相当于30层楼的高度,建成后将是全球最高海中大桥。
打通珠江下游东西两岸“任督”二脉
深中通道通车后,中山市民驾车去深圳机场、前海等地,将由以往绕行虎门大桥上百公里变为跨江直达,车程由2小时缩减为20分钟。这将真正打通珠江下游东西两岸“任督二脉”,大大减轻上游虎门大桥等跨江通道的交通压力,彻底改变阳江、云浮、茂名、湛江等广大粤西地区乃至广西等地民众往来深圳等珠江东岸的交通路径。
作为我国迈向交通强国新征程的国家重大工程,深中通道将是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之间的交通纽带,有效释放目前交通路网的沉重压力,还将在未来,与建成的虎门大桥、珠江黄埔大桥,在建的虎门二桥、港珠澳大桥及莲花山通道,共同组成粤港澳大湾区的跨江“大通道”、经济大动脉,将区域内高密度的港口、机场、城际轨道、高速公路等贯通连接成为畅顺对接的立体化交通体系,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创新要素的高效流动和配置,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注入新活力。
深中通道桥梁工程计划于2023年底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全线计划在2024年建成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