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好友
朋友圈
温馨提示
乐有家研究中心年中大盘点,乐有家以一线、新一线、二线及三四线城市为划分,盘点了全国近百个城市一手住宅/商品房过去5年的成交量价数据。
成交面积方面,新一线城市表现亮眼,三四线城市则在去库存的有利政策支持下,销量涨势喜人。价格上,大势所趋之下,各年环比呈现跌幅的城市数量逐年减少,至2017年已仅剩1个城市。此外,重庆与深圳也取得了“五连冠”的Penta Kill。
个中精彩,购房者请继续往下看便知。
注:各城市分级取自2017年5月媒体发布的《中国城市新分级名单》。以下数据除单独标示外,其余均为一手住宅。
关于面积
若只看2017年与2013年的数据,全国76个城市一手住宅成交面积呈现的是上涨趋势,涨幅为17%。但细看其中各年,会发现2014年与2017年一手住宅成交面积均出现了下跌,2016年则是近5年的峰谷。此外,2017年一线城市跌幅超50%。
全国销冠:
2013-2017年,全国一手住宅市场中,重庆总成交面积最多,达2.38亿㎡;其次为成都,5年总成交面积1.34亿㎡;第三名为武汉的1.13亿㎡。
同时,76个城市中一手住宅成交面积破亿㎡的也仅有重庆、成都与武汉。作为新一线城市,它们均有着庞大的人口数量以及繁荣的经济发展,这为楼市带来了旺盛的购房需求,同时控制较好的房价也降低了购房者入市门槛。此外,像武汉近年来城区规模的大扩张也助涨了楼市成交。
年度冠军:
重庆连续5年登上年度成交面积冠军宝座,持续保持在4000+万㎡/年。
2016大势年:
从年度递增幅度来看,2015与2016年全国绝大多数城市都出现了成交面积上涨的情况。其中2016年整体涨幅最高,环比涨幅大于30%的城市多达28个。
为何2016年会成为大势年?主因还是当时房地产政策及信贷环境较为宽松,此外当年全国土地市场欣欣向荣,屡出地王,也助力了商品房市场的繁荣。
新一线城市已成销售主力:
当前新一线城市有15个,2013至2017年里,新一线城市总成交面积为12.77亿㎡,是各线城市总和中最多的,占此次统计的76个城市总成交面积的42.8%。远高于23个二线城市的8.43亿㎡,34个三四线城市的6.33亿㎡,4个一线城市的2.29亿㎡。
2017年VS 2013年涨幅:
2017年VS 2013年,广东汕头一手住宅成交面积涨幅全国最高,达273%;其次为湖南邵阳涨幅187%、甘肃兰州172%、广东梅州165%、浙江湖州155%、广西北海154%。
成交面积涨幅前5名除兰州外,其余均为三四线城市,由此可见,三四线城市近5年一手住宅成交量涨势喜人,去库存效果明显。
此外,新一线城市中,成交面积涨幅前三名为宁波121%、郑州113%、以及青岛61%。
二线城市中,前3名为兰州172%、南昌114%、温州92%。
2017年VS 2013年跌幅:
2017年VS 2013年,一手住宅成交面积呈现下降的城市达26个,降幅最大的是厦门,2017年成交面积对比2013年下跌了76%。此前厦门一度是投资客热爱的城市之一,随着2016年9月厦门开始实施限购政策,其后限贷、限售持续加码,多重原因下导致厦门楼市出现下滑。
北上广深一手住宅成交面积逐年下跌,上海跌幅近7成。
新一线城市中,成交面积下跌的城市有4个:长沙跌幅28%、天津跌幅26%、东莞跌幅25%、沈阳跌幅22%。
二线城市中,成交面积下跌的城市有6个:厦门跌幅76%、中山跌幅64%、大连跌幅32%、石家庄跌幅25%、贵阳跌幅23%、哈尔滨跌幅13%。
这些城市的成交面积持续上涨:
5年期间,每年成交面积环比均为上涨的城市仅有10个,分别为新一线的宁波、重庆、西安,二线的温州、南宁,以及三四线的潮州、梅州、阳江、湖州、衡阳。
关于价格
深圳连续5年占据年度成交价冠军宝座,价格一路从2字头奔向5字头。
2017年VS 2013年,上海一手住宅成交均价涨幅全国最高,达193%;其次为重庆190%、石家庄173%、厦门142%、北京140%。
与成交面积截然不同的是,三四线城市房价5年涨幅大多在20-40%之间,而一线、新一线及二线城市,则大多是翻倍或50%以上的涨幅。
一线城市中广州尤为“异类”,5年一手住宅房价涨幅仅为18%,主要得益于近年来广州的增城区、从化区新房低价格高销量,从而拉低全市均价。
新一线城市中,房价涨幅最多的是重庆,为190%,第二名武汉99%,第三名天津87%。
二线城市中,房价涨幅最多的是石家庄,为173%,第二名厦门142%,第三名兰州91%。
三四线城市中,房价涨幅最多的是孝感,为77%,第二名海口64%,第三名扬州61%。
2013—2017年跌幅:
2017年VS 2013年,一手住宅成交价格呈现下降的城市达……0个。
从每年环比涨跌幅来看,2014年76城中有27个城市房价下跌,其中跌幅最大为广东汕头18%。
到了2015年,环比呈现跌幅的城市减少为17个,跌幅最大为江苏镇江的15%,
2016年再度减少为12个,跌幅最大为辽宁鞍山的11%。
2017年,房价环比呈现跌幅的城市仅有1个郑州,跌幅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