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好友
朋友圈
温馨提示
上周,中山5所市属幼儿园今年将首次进行摇号派位的消息,牵动了许多家长的心。近日,中山学前教育发展再度传出重要利好。根据刚刚出台的《中山市发展学前教育第三期行动计划(2018—2020年)》(以下简称《计划》),到2020年,中山力争每年新增规范化幼儿园学位6000个以上,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保持99%以上,确保所有本市户籍3—6岁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同时,能较好地满足适龄常住儿童入园需求。
支持特殊教育学校附设幼儿园或幼教班
增加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需要同步发力。《计划》提出,大力扶持普惠性幼儿园发展,每个镇区办好1所以上公办中心幼儿园。到2020年,各镇区公办幼儿园占比达30%以上,公办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占比达80%以上。
据了解,普惠性幼儿园是指依法设立、办学规范、科学保教、收费合理、面向大众提供普惠性学前教育服务的幼儿园。民办普惠性小区配套幼儿园享受政府提供的低租优惠和公益普惠性幼儿园奖补政策,通过约定保教费收费标准,提供有质量的学前教育服务。
经过幼儿园申报,各镇区教育主管部门审查、公示,中山去年全年公益普惠性幼儿园新增15所,全市共计396所,占比为75%。《计划》提出,今后将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综合奖补、土地划拨、租金减免、免费培训、教科研指导等政策,支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发展。
在公办幼儿园发展上,中山将鼓励各镇区通过名园办分园、镇村合作办园、品牌输出、委托管理、集团办学等多重模式,提升学前教育均衡化发展水平;继续办好村集体幼儿园,加大对村集体幼儿园的各级财政投入,增加建园补助,提高其面向社会提供普惠性服务的能力。
《计划》还提出,稳步发展学前特殊教育,重视解决特殊儿童的入园需求,支持特殊教育学校附设幼儿园或幼教班。支持各类幼儿园创造条件招收轻度残疾幼儿随班就读,提高残疾幼儿接受学前教育比例。
小区配套幼儿园是社会公共教育资源。《计划》要求,建好、用好小区配套幼儿园,确保政府产权小区配套幼儿园用于举办公办或普惠性民办幼儿园。
据了解,中山将开展小区配套幼儿园专项整治行动,各镇区对辖区内所有小区配套幼儿园的建设和使用情况进行自查,对没有按要求建设、移交、办成公益普惠性幼儿园的政府产权小区配套幼儿园,按要求年底前整改到位。
幼儿教师持证率力争年内达80%以上
今年初,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正式获批,计划面向普高学生招收100人。9月,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将迎来首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填补了中山学前教育大专学历教育的空白。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负责人介绍,在打通学前教育专业中专升高职通道的同时,未来将积极争取专本贯通。按照办学目标规划,未来三四年内,中山职院学前教育专业在校生将达到1000人,还计划为幼儿园在职教师提供职业发展系列培训。
提及幼儿园的发展,教师队伍的素质和待遇是绕不开的话题。《计划》提出,支持市内大专院校增设学前教育专业,鼓励在职幼儿教师提升学历,提高全市幼儿教师大专率。同时,设立学前教育培训经费,完善在职教师5年一轮360学时的专业发展要求。
到今年底,中山力争全市幼儿教师持证率达80%以上,2020年基本实现幼儿园教师全员持证上岗;85%以上专任教师具备大专及以上学历,取得专业技术职称的教师比例进一步提高;完成新一轮全员学前教育专业培训,建成20个园长、教师工作室。
《计划》还明确要求保障幼儿教师地位和待遇,幼儿园依法为所有教职工购买“五险一金”,实施幼儿园教师从教津贴,对取得教师资格证、大专及以上学历,且具备幼儿园教师职称的在职2年以上幼儿园教师实行财政奖补,提高幼儿园教师的职业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