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好友
朋友圈
温馨提示
国家统计局惠州调查队日前发布该队对调控新政1年以来惠州市区住宅市场报告。报告称,调研结果显示:通过“限价”、“限售”等政策调控后,惠州市区住宅市场整体呈现出“2级降档后平稳”的市场走势,有效地规范了房地产市场秩序,保障了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成交面积成交套数 同比下降超2成
“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量下滑明显”,“价格同比涨幅逐月收窄,且回落之势显现”。国家统计局惠州调查队介绍,调控新政后,惠州市区楼市已经出现以上2个变化。
从成交面积看,2016年10月以来(截至2017年9月,下同),惠州市区(不含大亚湾,下同)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607.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0 .3%。从成交套数看,惠州市区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套数54652套,同比下降21.8%。
在价格方面,国家统计局惠州调查队分析,2016年10月以来,惠州市区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均价为每平方米11259元。从分月数据看,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指数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6年10月~2016年12月,价格同比涨幅迅速收窄,月均上涨1.5%,比2016年1~9月份月均涨幅(2.5%)下降了1个百分点。说明惠州市“组合拳”调控基本见效,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快速上涨的势头得到基本控制。
第二阶段:2017年1月~2017年3月,价格同比涨幅开始高位回落,尽管3个月的回落幅度仅有0.8个百分点,但从中也反映出惠州市新建商品住宅市场调控成效开始显现,市场降温信号出现。
第三阶段:2017年4月~2017年9月,价格同比涨幅回落尤其明显,涨幅从3月份的上涨23.9%快速回落至9月份的上涨8.1%,回落了15.8个百分点,月均降幅达2.6个百分点,降温明显。从总体上看,在“惠六条”及加码调控的背景下,惠州市区新建商品住宅市场交易退烧显现,涨幅且有延续下降之势。
在二手住宅方面,受新建商品住宅价格上涨及房源偏紧影响,部分购房者转向二手住宅市场,推动市场价格持续走高,使得二手住宅价格指数同比维持高位稳定运行,在今年4月份达到最高点同比上涨15.8%,自“惠六条”调控政策出台后和受翘尾因素影响,二手住宅价格同比指数涨幅从5月份开始也呈持续回落态势,至9月份同比上涨9.1%,回落幅度为6.7个百分点。
二手房与新房价格指数走势一致
2016年10月以来,从分月数据看,惠州市区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指数实现“2级降档后平稳”的走势。
“组合拳”调控之后,环比指数从2016年9月的上涨3.9%急速刹车至2017年2月的上涨0 .1%,降幅达3.8个百分点,第一次就实现了2级跳降档。3月份,受环深城市限购外溢,且深圳刚需大购买力强,市场总体供小于求的影响下,环比上涨幅度又上升至1.1%。
但随着“惠六条”调控政策的颁布且调控措施不断升级加码后,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涨幅于9月份又回落至0 .1%,实现第二次降档并7、8、9月三个月稳步在0%~0 .1%之间前行,且环比有欲跌之势。
国家统计局惠州调查队介绍,二手住宅价格环比指数与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指数走势基本一致,唯一不同的是2016年11月,主要是因为二手住宅对于政策具有一定 的 滞 后性,所以其延续了上涨的势头。
话你知
惠州市一年多来
楼市调控3步走
“规范销售组合拳”、“惠六条”首推“限售”、“完善备案制”,以上是国家统计局惠州调查队公布的惠州楼市在过去1年来的3次主要调控步骤。
2016年10月6日,惠州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房地产市场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10月14日,惠州市发改局和房管局联合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商品房销售价格行为的通知》,出台“明码标价、一房一标、禁止捂盘惜售”等组合措施,有效地规范了惠州房地产行业秩序,市场过热势头得到一定遏制。
“限售”令标志惠州楼市调控再次升级。2017年4月8日,惠州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完善我市房地产市场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简称“惠六条”),在六大方面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监督管理:严防投机炒作、加大商品住房有效供应、强化价格监制管理、加强网签管理工作、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违规骗贷行为。首次启动“限售”调控,通知明确新购买的住房须取得不动产权证满3年方可转让,进一步规范市场供应和销售行为,确保市场稳定。
最受关注的楼市备案制则始于2017年5月。当月,惠州市发改局发布了《进一步完善商品房价格监制(备案)的工作通知》,针对楼盘备案价做出明确规定。要求每栋楼之间备案价格差不能超过7%;同一栋楼层价差不超过8%;重申楼盘备案价只能降不能涨等限价加码措施。7月,相关职能部门再次出台《关于持续开展房地产市场专项整治行动方案》,针对市场不规范行为予以查处,维护市场健康环境。
转载自: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