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好友
朋友圈
温馨提示
近年来,高栏港区教育事业软硬件水平不断提升,教育质量明显提高。关铭荣 摄
在日前召开的2017年珠海市高考总结暨2018高考备考动员会上,珠海一中平沙校区荣获“珠海市2017年高中教学质量突出贡献学校”。根据市教研中心提供的2017年高考成绩与中考入学成绩对比数据,平沙校区总贡献值名列全市第一。
一中平沙校区的崛起,是高栏港区经济区教育水平稳步提升的写照。近年来,高栏港区围绕“强基础、促均衡、抓提升”的基本思路,坚持软硬建设两手抓,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推动全区教育持续协调发展。
目前,学校硬件建设已接近香洲主城区同等水平,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100%达标。同时,全区教学质量大幅提升,市级以上立项课题从2012年的5项,增加至2016年的87项。按照计划,今年全年还将投入1.2亿元完善学校硬件。
接下来,高栏港区将进一步提升教育基础设施水平,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化改革创新,激发教育发展活力,继续推动高栏港区教育事业迈上新台阶。
1 强师工程
落实校长、教师交流制度年均教师交流比例达7%
9月底,高栏港区公布2016—2017年度“优课活动”成绩。据统计,经专家评审,有59节课堂实录获得市级“优课”称号,同比增长超100%;29节课堂实录获得省级“优课”称号,同比增长123%,其中15节省级“优课”获得推荐部级优课资格。
“‘优课’数量的大幅增加,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栏港区教学质量的快速提升。而师资力量,是教学质量的关键。”高栏港区社会保障和公共事业局局长黄芸表示。
近五年来,高栏港区持续实施强师工程。2012年,高栏港经济区印发《高层次教育人才引进和培育办法》,对高层次教育人才予以重金奖励。至今,共有98名教师参加本科学历提升,引进高级教育人才3名,自主培养省特级教师1名,市级以上名师、骨干教师43名。建立省名师工作室1个,市校长工作室2个,市教师工作室4个,以名校长、名师和名班主任作牵引建立名师工作室,带动引领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升。
其间,高栏港区落实了中小学校长职级制。现有一级校长1名,二级校长20名,三级校长10名。同时,推进教师编制和岗位聘用改革。近年来,全区开展了新一轮教师岗位竞聘,共有238名教师获得岗位晋升。
校长、教师交流制度也得以落实并完善。近三年,高栏港区中小学教师交流人数达143人,年均教师交流比例达到7%。根据相关安排,高栏港区与香洲区互派15至20名教师跟岗交流学习,今年已落实2名教师到香洲跟岗。
对本土教师的培训更是不遗余力。近三年来,全区投入近400多万元,开展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分别委托北师大、南京师大、华东师大、武汉师大等重点师范大学开展培训,共举办各类培训班22期,参加培训教师约1750人次,实现了全员参训。
2 硬件投入
学校硬件接近主城区水平明年实现“粤教云”全覆盖
走进一中平沙校区,崭新的校舍依山而建,登上高处时,全镇景象尽收眼底,让人流连忘返。而由此往南不足1000米,新建成的平沙一中也一样秀丽。
“十二五”期间,高栏港区教育事业共投入资金约12.2亿元,全面实现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学校硬件建设接近香洲主城区同等水平,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100%达标。
为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高栏港区建成了高栏港教育信息数据中心,在全区学校网络改造升级的基础上,加大教育信息化在学校的应用推广,将全区所有学校网络出口纳入区教育局作统一出口、统一管理,实施带宽提速工程,实现1000M光纤接入、1000M到桌面,逐步实现无线覆盖。
同时,高栏港区还切实做好“粤教云”“班班通”“智慧校园”等试点项目的试点工作,2017年新增建设粤教云试点校2所,并确保至2018年实现全区中小学粤教云100%覆盖。
此外,全区还开展创客教育试点建设,以创客活动为平台,建设一批学校创客空间,开设创客课程,以课程改革为载体,多形式常态化开展创客教育。
在学前教育领域,则注重其公益性与普惠性。近3年来,全区幼儿教育由原来的11所,发展至今21所。其中公办4所,民办17所,市一级幼儿园4所,认定普惠性幼儿园17所。
按珠海市学前教育新三年行动计划,2016年高栏港区出台了高栏港经济区普惠性幼儿园等3个奖补政策,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及幼儿园分级发展、保教人员长期从教津贴进行奖补,已安排发放奖补专项资金总计244.26万元,对经过认定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进行奖励和补助228.6万元,发放幼儿园保教人员长期从教津贴15.63万元。
今年,高栏港区进一步完善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全年计划投资近1.2亿元,启动平沙一中体育馆工程、平沙实验小学大海环教学点重建工程、南水中学校园环境提升工程、金洲小学海洋文化特色课程活动基地建设工程和室内体育馆升级改造工程、南水第二中心幼儿园新建工程等项目建设。
3 改革创新
特色教育获历史性突破办学联盟已全面启动
今年7月末,广东省龙狮、麒麟锦标赛结束,珠海市一中平沙校区教师余敏玲终于松了口气。她所带领的该校龙狮队,连续四届夺得比赛冠军。此前,该校还曾获得全省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二等奖。
特色教育是高栏港区推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以特色学校建设为突破口,高栏港区深度融合区域文化,挖掘地方历史传统和资源优势,全力推动全区中小学踏上“特色学校创建”的教育改革探索之路。
由高栏港区打造的6所特色学校示范校,在今年广东省中小学特色学校创建优秀方案征集活动中获得佳绩——珠海市16所获奖学校中,高栏港区就占据6所,其中一等奖4所,占全市一等奖获奖总数的67%。同时,高栏港区还作为代表,在全省中小学特色学校创建经验交流会上作了经验介绍,实现了全区教育事业的历史性突破。
教学质量的不断突破,离不开高栏港区的大胆的改革创新。
2011年,港区在全市区级率先实行教师奖励性津贴制度,按教师年度工资总额的5.5%单独计提,充分激发了教师工作积极性。2013年,港区与市一中签署了合作办学协议,组建我市首个高中办学联盟,近两年来学校成绩显著,为珠海推进集团化联盟办学提供了经验和借鉴。去年6月,全区10所中小学分别和九洲中学、香洲区实验学校、香洲区十一小学形成集团化办学联盟,并签订结对帮扶合作协议。
目前,办学联盟已全面启动。黄芸表示:“办学联盟对提升西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将起较大的促进作用。”
数读
高栏港区共有中小学14所,其中高中1所,初中4所,小学9所(另有3个小学教学点),民办技工学校1所;
中小学在校生共11348人,小学生7308人,初中生2676人、高中1364人,另有幼儿园在园人数4132人。
在校学生中外来工子女占比超过60%,部分学校达70%以上;
全区现有幼儿园21所,其中公办幼儿园4所,民办幼儿园17所,市一级幼儿园4所。
全区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数693人,现有在职在编专任教师657人,幼儿园保教人员43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