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好友
朋友圈
温馨提示
上周五,东莞市召开城市品质三年提升计划工作动员会,掀起提升城市品质的热潮。会议印发了《城市品质三年提升计划实施意见和第一批次初选项目汇总表(征求意见稿)》,对三年提升计划进行了详细部署。
围绕重点领域与重点区域的建设,东莞市初步选定第一批次城市建设项目490多个,预计将带动市镇两级财政、市场、社会各方投资接近1000亿元。其中,实施中心城区交通拥堵治理、推进广深高速沿线景观整治等工作备受关注。
目标:后年年底出显著成效
会上,省住建厅厅长、东莞市副市长张少康系统解读了《东莞市城市品质三年提升计划》的具体任务与工作要求。据悉,东莞市将以中心城区强化、魅力小城建设、交通设施提升等十大领域为重点,聚焦“一心两廊三区四门户多节点”重点区域,建立“三年提升计划”工作体系与统筹机制,打造综合承载能力强、文化内涵丰富、城市特色鲜明、宜居宜业宜游的国际制造名城、现代生态都市。
会议提出了三年提升计划的分期目标:2018年6月前,优先推动试点集中示范,争取在点上有所突破,形成可借鉴、可推广的经验,并逐步在全市铺开;2019年年底,全市城市品质提升取得显著成效,并研究启动下一个周期的城市品质提升计划,探索形成滚动机制。
城市品质提升,今明两年的工作重点是什么?市委书记吕业升强调,要着眼群众最关切的问题、有碍城市形象的事情和省委、省政府部署的工作,加快推进中心城区交通拥堵缓解、广深高速沿线环境整治完善提升、轨道交通TOD的开发等工作。
关键词一: 中心城区强化
推进鸿福路、东莞大道品质提升
东莞市初步选定的第一批次城市建设项目有490多个,涵盖了十大重点领域和所有重点区域。
初选项目显示,东莞市将加快南城国际商务区等重点单元建设,启动环同沙地区概念规划,强化多元功能融合,提升中心城区生产服务和生活配套水平。推进鸿福路、东莞大道两条轴线核心地段的综合品质提升,推进鸿福路站、旗峰公园站、东城站三个轨道交通节点周边环境综合整治,重点完善慢行系统,增设公共空间,树立城市核心地区的品质标杆。
近期,东莞市将对四环路、东城东路-莞长路、东莞大道-东城中路、体育路、八达路、旗峰路等6条主干道进行交通整治,提升中心城区主干道服务功能;同时对银树路、金世纪路、金树路、金锡炉、泰和商业街等5条中心城区次支路进行改造、打通。
关键词二: 互联互通
全市将实施轨道交通项目11个
未来三年,全市将实施轨道交通项目11个、投资509亿元,高快速路项目5个、投资333亿元。
今后数年是东莞交通设施大建设、大跨越的关键时期。随着赣深客专、深茂铁路等铁路,莞惠城际、穗莞深城际、佛莞城际等城际轨道,以及地铁1号线等的加快规划建设,东莞未来将形成铁路、城轨、地铁互联互通的新格局。
同时,从莞高速、深圳外环、莞番高速、环莞快速路、虎门二桥等高快速路桥也正在加快推进建设,全部建成后东莞“五纵四横六连”的高速路网、“8”字形环城路网+多条放射状的市域快速路格局将更加完善。
关键词三: 环境提升
推进广深高速沿线景观整治
东莞市将积极落实省委、省政府建设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的战略部署,近期重点推进广深高速东莞段沿线景观整治,并在“两廊”沿线建设若干精品片区,努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动脉。
会议还提出,要加强湿地公园的保护恢复,注重把公园建设和水系治理、水污染整治结合起来,两年内新建湿地公园2处,到2020年新建湿地公园11处,加快完善景观与游览等设施,积极营造林在城中、城在林中、人在绿中的优美人居环境。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