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好友
朋友圈
温馨提示
东莞市园区统筹片区联动协调发展又有新进展。昨日,东莞市召开园区统筹组团发展战略专题座谈会,部署加快推进松山湖(生态园)高新区、水乡经济区、滨海湾新区三区发展工作。东莞要将六个园区特别是三大核心园区打造成东莞未来二三十年发展的战略支撑。
松山湖片区作为园区统筹组团发展的试点,将成为东莞经济发展的增长极、东莞创新发展的引擎、园区统筹组团发展先行区及能够体现东莞核心竞争力的“经济会客厅”。水乡新城则将发挥连接穗莞深惠的城轨核心枢纽优势,打造成东莞城市副中心,以发展总部经济拉动水乡发展。
三核心园区成为战略支撑
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吕业升出席昨日会议时强调,要将园区统筹组团发展作为东莞实现更高水平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区的核心战略,加快推进当前各项重点工作。
“实施这一战略,核心在统筹,目的在发展,本质是改革。”吕业升表示,东莞要将六个园区特别是三个核心园区定位为未来二三十年发展的战略支撑,高标准、高质量做好规划,形成一批高水平开发建设的“引爆点”,打造历史精品。
吕业升在谈到园区统筹组团发展战略时认为,园区统筹组团发展,就是变过去以镇村主导开发为园区主导开发,在不影响镇街现有利益格局的前提下加强统筹。园区管委会是市委、市政府的派出机构,园区统筹的本质是市委、市政府统筹。这对东莞来说是一个历史性转变,是顺应各界期盼的战略举措。
部署三大园区重点工作
昨日的会议对当前重点工作也进行了部署。市委副书记、市长梁维东要求,松山湖(生态园)高新区要强化对周边地区的辐射,解决“能量释放”问题,以“倍增计划”为抓手,高水平服务优质企业。
滨海湾新区要结合粤港澳大湾区、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建设,做好长远的发展规划,要以更大力度推进填海造地工作,确保完成年底前滩涂填土任务。
水乡片区要发挥好水乡新城的引领作用,科学规划5000亩核心区的分步开发,进一步做好环境提升统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并利用“两高一低”企业退出后的空间优势做好招商引资工作。
【三区建设】
松山湖:打造创新驱动发展新高地
松山湖片区要站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的视野下,依靠散裂中子源国家大学科装置这个关键支撑,进一步集聚创新资源,打造新兴产业,发挥东莞创新驱动发展升级版的战略支撑作用,打造面向全国全球的创新驱动发展新高地。
——吕业升
发展目标:力争到2020年,实现松山湖片区地区生产总值翻一番,将松山湖片区打造成为东莞经济发展的增长极、东莞创新发展的引擎、园区统筹组团发展先行区及能够体现东莞核心竞争力的“经济会客厅”,成为支撑东莞未来发展,带动经济结构调整的强劲引擎。
实现路径:松山湖片区提出,将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推进莞深快轨、深圳13号线北延线、东莞轨道交通1号线等轨道工作,加快推进有轨电车规划建设,并分两期加快推进片区断头路、联网路建设。同时,松山湖片区还在会上提出加快建设轨道3号线的建议。3号线横穿滨海新区、松山湖及东莞东站地区,一旦建成,将大大促进东莞市域内的创新要素加速流动,也有利于促进松山湖片区加快发展。
在产业空间格局构建上,沿松山湖新城大道、生态园大道构建一条创新中轴线,串联一园六镇创新要素和产业组团;以松山湖和生态园为两大创新核心,通过内强创新引擎,带动周边镇产业转型升级。
滨海湾新区:引领东莞经济未来30年发展
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机遇,把握世界最新产业和科技发展趋势,充分研究深圳前海、大空港地区和广州南沙的发展动向,打造深水临港产业区,构建开放型经济引领发展新高地,向前海和南沙两个自贸片区看齐。
发展目标:作为东莞滨海片区的先行区和片区中心,全面对接深圳大空港、前海和广州南沙,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将引领东莞经济未来30年发展。
实现路径:以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率推进为要求,统筹推进滨海湾新区发展,重点理顺新区体制机制、打造步步高项目及轨道交通TOD“引爆点”,全速推进造地填海等基础工程建设,全力以赴加快滨海湾开发建设。
在统筹片区交通方面,将建设好滨海大道、常虎高速延长线,打通新区道路微循环。其中,滨海大道北接环莞快速路,南通滨海湾新区,连接虎门高铁站和虎门南站,全长约30公里,已经投资22.8亿元。同时,新区将坚持高标准建设,年内完成滩涂填土任务。
水乡经济区:对接穗深港创新创意产业
水乡新城要充分发挥连接穗莞深惠的城轨核心枢纽优势,打造东莞城市副中心,以发展总部经济拉动水乡发展。
发展目标:到2021年,经济保持中高速发展,力争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以上;产业层次全面提升,水乡新城初具规模,联动发展成效显著,生态环境面貌更新。将水乡新城打造成岭南水乡、总部基地、东岸明珠。
实现路径:突出水乡特色,推进产城融合,大力发展总部经济,积极发展科技创新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把水乡新城建成粤港澳大湾区东岸现代服务业中心、对接穗深港创新创意产业合作门户、东莞城市副中心和水乡经济区核心区,打造国际商务目的地。
在体制机制建设方面,将建立统筹联动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建立跨部门工作统筹协调联席会议制度。明确水乡管委会新城统筹开发建设主导权,完善开发建设体制机制。探索采用“单元控规 地块控规”的模式,提高规划编制的效率,强化与市场的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