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好友
朋友圈
温馨提示
日前,惠城区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会议表决通过《惠城区(含仲恺高新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规划(2016-2020年)》,惠城仲恺将斥资千亿元保绿水青山。实际上,除了宏观层面,该规划也提出着力创建基层生态文化,推进生态社区建设,提倡绿色生活。
建设绿色社区和绿色住宅
生态社区建设需要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社区发展模式。在生态社区建设方面,该《规划》提出,为提高居住环境和城市品位,应积极开展生态人居建设工作,城市建设生态社区、绿色社区和绿色住宅。
该《规划》同时提倡绿色出行,应该加强区域交通建设,完善交通网络,为绿色出行以及减少环境污染提供基础。同时,大力倡导绿色生活理念,提升消费者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和绿色消费观念,加强政府引导及示范,鼓励绿色消费。
该《规划》提出建设社区生态文化,明确社区生态文化建设目标,与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相结合,不断深入创建“绿色社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开展居民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多形式加强生态文化宣传。
在社区形成生态文化氛围
为在社区内形成生态文化氛围,《规划》称,通过在公共场所设立公益广告牌、宣传栏、展览等形式大力宣传生态社区建设成效,表彰先进事迹,曝光破坏典型,营造一个促进生态文化建设的良好氛围。编印生态文化普及读物,结合植树节、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等纪念日开展生态文化传播活动,创建文明生态家庭等示范单位,促进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行清洁生产和绿色消费的社会风尚。
《规划》称,要在社区的生态文化建设及决策选择过程中,强调大众参与,允许和吸收社区不同群体人士参与论证,使社区的生态文化建设贴近社区公众的生活。社区生态规划必须有社区居民代表参加、通过植树节义务植树活动、世界环境日的义务环保活动,组织社区公众参与生态城市建设。
该《规划》提出以社区生态文化为指导,倡导文明向上的现代新型生活方式,即“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活俭朴、行为自觉和系统和谐”。社区建立废旧物资回收系统,采取生物措施实行就地分散、无害化处理等方式处理社区粪便和生活污水,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回收。
转载自:东江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