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好友
朋友圈
温馨提示
惠城区规划16所高等院校、16处中等专业学校设施、5所特殊学校、8处科研设施;规划医疗卫生设施98处,床位21905张;规划文化设施74处,重点完善南部新城作为全市文体中心;新增29处养老院、儿童福利院等福利设施…… 《惠州市惠城区公益设施布点规划》(草案)日前在市住建局网站公告,将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公共体育事业发展规划与设施布局规划融合起来,拟建设完备的基础教育、基本医疗、群众文化体育等服务设施体系,维护和实现市民根本利益。
包括教育文化医疗体育等六类设施
该草案规划范围为 《惠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确定的惠城组团,包括桥东、桥西、龙丰、江南、江北、河南岸、小金口、水口共八个街道,以及汝湖(不含原仍图镇部分)、三栋、马安共三个镇,规划面积约558.4平方公里。
根据自然地形、行政界线,该草案将规划范围划分为六个片区:江北-小金口片区、汝湖片区、江南-龙丰片区、水口-马安片区、桥东-桥西-河南岸片区、三栋片区。
此次布点规划公益设施包括医疗卫生设施、教育科研设施、文化设施、体育设施、社会福利设施及其他设施六类,将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公共体育事业发展规划与设施布局规划融合起来,把事业发展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任务对土地空间需求通过设施布局规划予以保证。
15个项目列入近期建设“建议项目库”
在实施上,此次规划与惠州市各项社会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相协调,重点与《惠州市“十三五”近期建设规划(2016~2020年)》衔接,该草案按照近期城市建设主要方向与重点,对各类社会服务设施的目标与项目作了具体安排。
其中,列入近期建设“建议项目库”的包括15个项目:位于三新村的惠州市第二妇幼保健院总部、位于河南岸的惠州市皮肤病医院、位于惠南新城东区的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总部、位于潮莞高速惠澳大道出入口西南侧的惠州市第五人民医院;位于梅湖大道以北的惠城区特殊学校、位于河桥片区的中国科学院(惠州)“加速器驱动嬗变系统研究装置”和“强流离子加速器装置”总部区,以及拟扩建升格的惠州工程技术学校、拟升格的惠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拟扩建的惠州学院、拟升格的惠州市科技职业技术学校和惠州市科技技工学校、拟扩建升格的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校;位于江北南区的美术馆、位于江北南区的规划展示馆,位于新联路南侧、鳄湖路西侧的惠城区文化馆、惠城区图书馆、惠城区青少年宫;以及位于惠城区福康路的惠城区综合福利院等。
该草案同时提出,由于惠州市近期具体城市建设还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故本次规划仅对近期各类新建的公益项目作建议性的安排,具体实施可根据整体城市建设的需要,在总体布局的框架下作适度调整。
医疗卫生
现状
医疗卫生设施布局不均衡
据统计,惠城区现有各类医疗卫生用地43处,用地面积约43.6公顷,提供床位8509张,卫生技术人员8252人。其中医院37所 (包括22所公办医院,15所社会办医院);卫生防疫设施3处;特殊医疗2处;其他医疗设施1处。
目前,惠城区医疗卫生设施布局不均衡,优质医疗资源、大型医疗机构主要集中在桥东、桥西和河南岸片区,其余片区较为缺乏;医疗卫生设施用地不足;医疗结构不合理,公立专科医院发展较慢,主要依赖社会办专科医院补充,而社会办医院大多租用底层临街建筑,没有独立占地;基层医疗机构服务利用不足,大医院人满为患等。
规划
98处医疗卫生设施21905张床位
该草案共规划医疗卫生设施98处,总用地面积215.7公顷,床位21905张。
市级医疗卫生设施共规划16处,总用地面积92.6公顷,床位11350张。其中综合医院包括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健康新城(五院三所三中心)、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专科医院包括惠州市中医医院、惠州市第一妇幼保健院、惠州市第二妇幼保健院、惠州市第二妇幼保健院总部、惠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惠州市复员退伍军人医院、惠州市皮肤病医院、惠州市第五人民医院、惠州市妇幼保健计生生育服务中心、惠州华康骨伤医院等;规划增加妇幼保健院一处。还有农业综合检测中心、惠州食品药品检验所、血站等其他医疗卫生设施。
此外还规划有片区级医疗卫生设施28处,总用地面积100.6公顷,床位8490张。居住区级医疗卫生设施54处,总用地面积22.5公顷,床位2065张,包括门诊所(医院)28处,灵活设置综合门诊或中医、口腔、妇女、儿童等专科门诊,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6处。
该草案提出,近期应重点加大卫生投入,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扩大社区卫生服务,形成较为完善的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到2020年,惠城区范围内,每千人床位数达到6张。
教育科研
教育设施结构有待进一步完善
目前惠城区共有高等院校、中等专业学校及特殊学校22所(其中高等院校7所、中等专业学校13所、特殊学校2所),共437.2公顷。
当前,惠城区的中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仍未能满足城市发展需要,教育设施结构有待进一步完善。存在问题包括:由于缺乏合理的布局引导,中、高等教育设施布局较为零散,学校之间相对独立,不利于教学设备、课程和师资等教育资源的共享与整合;教育设施发展落后于城市发展需求,现有高等教育规模偏小,层次偏低,专业设置不够合理,缺乏品牌院校和高水平学科;职业教育结构、体制还不健全,未能充分提供城市发展所需的中、高等技能人才等。
惠城区规划16所高等院校
该草案共规划教育科研设施45处,总用地面积703.2公顷。
其中高等院校16处,总用地面积500.6公顷。除了现状中共惠州市委党校、惠州学院、中共惠城区委党校、惠州市广播电视大学、惠州市科技职业技术学校(惠州市科技技工学校)、惠州城市职业学院(惠州商贸旅游高级职业技术学校)、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之外,将升格惠州工程技术学校、惠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校,并新规划了4处高等院校、1处中高等教育学院和1处教育科研机构。
此外还规划有中等专业学校设施16处,总用地面积141.2公顷;特殊教育设施5处,总用地面积13.1公顷;科研设施8处,总用地面积48.3公顷。
文化体育
设施建设缺乏系统规划
该草案提出,惠州文体事业现状水平与现代化中等城市的目标及与文化大市建设的要求相比还存在差距。
总体上看,文体设施建设落后于经济和城市发展,文体设施的社会化和多元化投入机制尚未形成,仅靠政府有限的财政投入,难以从根本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和体育需求;文体设施建设缺乏系统性规划,往往造成了项目建设的随意性;文化设施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在人口密集的江北、桥西、河南岸片区;大型公共文体设施的维护缺乏经费支撑。
形成两个市级体育中心
该草案共规划文化设施74处,总用地面积124.4公顷。
市级文化设施11处,总用地面积42.1公顷。其中新建项目包括美术馆、规划展示馆、图书馆、文化站、电影院、科技馆、青少年中心、博物馆等。此外还有片区级文化设施19处,总用地面积42.6公顷;居住区级文化设施44处,总用地面积39.7公顷。
在体育设施建设上,形成两个市级的体育中心:江北体育中心、南部新城体育中心,未来规划的重点是完善南部新城作为全市体育中心的功能。
该草案共规划体育设施106处,总用地面积280.8公顷。其中市级体育设施9处,总用地面积125.3公顷;片区级体育设施15处,总用地面积38.4公顷;居住区级体育设施82处,总用地面积117.1公顷。
转载自:东江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