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房签约

卖家房屋出现这5种情况 购房者可解除合同

2017-07-19 11:06 乐有家 乐有家百科

摘要:卖家出售房屋前需要尽量避免以下这些情形发生。

二手房房屋交易过程中,买卖双方签署合同后并不代表这笔交易就完成了。若卖家的房屋存在以下几种情况,那么买家是有可能主张解除合同并追究赔偿的,所以卖家出售房屋前需要尽量避免这些情形发生。

1、房屋出租中,卖房前未告知租客

在法律上,租客有优先购买所租房屋的权利,所以卖家有义务提前告知租客房屋将要出售,并要求租客签署《放弃优先购买权声明》。

如果卖家在出售房屋之前未事先与租客协商,则租客此时提出异议或以同等条件购买房屋,那原买卖合同就无法履行,卖方需要按照合同的违约责任赔偿原买家。

2、所卖房屋被查封或者是房贷以外债务的抵押物

被司法机关查封及作为抵押物的房产,如需出售则必须征得司法机构或者抵押权人的同意,并取得同意出售相关证明,或者通过偿还债务等方式注销抵押之后再出售。

3、共有产权人并未书面同意出售房产

一些房屋产权证上可能并不只有一个人名字,而是多个人一同拥有的。那么卖家在出售此类房屋时需要征得所有产权人的书面同意。只要其中一名共有产权人不同意出售房屋,那么交易就无法进行。

4、房屋存在质量问题

对于一些年代久远的房子,若其存在结构已严重损坏等质量问题,影响到日后买家的正常居住或者贷款的申请审判,而卖家在签合同前未如实告知,那么可能会影响到交易的正常进行。

5、违章建筑未整改

若卖家此前私自对自身房屋进行了违章加建或改建(例如私挖地下室、扩建天台等),那么出售此类房屋前卖家需要依法拆除违章部分,将房屋恢复原状。违章建筑不仅无法正常交易、过户,更是因为改动过程中房屋结构可能被破坏而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1
赞(0)